校园生活

校园生活

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
您的位置:首页 - 校园生活 - 智慧校园
返回上级

杜绝“两卡”犯罪 构筑平安校园∣我校开展预防电信诈骗专题宣传活动

时间:2022-06-29 来源:本站作者:宝山技工

 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各类诈骗行为的识别能力,避免同学们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“工具人”,6月23日晚,学校各班组织开展“杜绝‘两卡’犯罪,构筑平安校园”主题班会。

  


  本次主题班会由坪山派出所和学生处联合备课,针对当下发生在学生群体身上的真实案例,向学生普及电信诈骗的惯用手段和防范技巧等内容,警示学生不要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,不要为小利骗局所诱惑,从而上当受骗,不组织不参与诈骗犯罪活动。

  


  


  


  班会上,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了《远离“两卡”犯罪 共建平安校园 - “断卡”行动校园安全教育警示片》,向同学们解释什么是“两卡”,什么是“断卡”行动。通过“两卡”犯罪案例的解读,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冒充电商客服、网络刷诈骗等典型且常见的网络诈骗骗术,以及“两卡”犯罪的具体危害、如何防范和打击“两卡犯罪”。

  √NO.1“两卡”是指什么?

  答:银行卡和电话卡。

  电话卡包括移动、联通、电信手机卡和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、物联网卡。

  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(储蓄卡)、企业对公账户、第三方支付账号(如支付宝、微信账号和收款码)。

  √NO.2什么是“断卡”

  “凡向违法犯罪分子出租、出售、出借银行账户(卡)手机卡的行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等规定,可能涉嫌诈骗罪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。”非法贩卖银行卡、电话卡易触发刑事犯罪。

  犯罪1:窃取、收买、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

  犯罪2:收买国家机关公文、证书、印章罪

  犯罪3: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

  犯罪4:妨害信用卡管理罪

  犯罪5:诈骗罪

  √NO.3“断卡”行动,我们要做什么?

  1、不理睬、不汇款、不转账、不轻信!

  2、绝对不能出租、出售、出借和购买银行卡或支付账户(微信、支付宝等)!

  3、短信上的链接,不管真假,一律不点击;涉及到金钱的时期,慎之又慎,确认真假后再操作;多了解电信诈骗方面的知识!

  4、身份证有遗失经历、前期电话卡或银行卡有异常情况,一定要抽空去查询一下,看看自己的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卡或银行卡,并及时处理!

  班主任告诉同学们,大家正处于青春懵懂期,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清晰,容易轻信他人,这就让很多犯罪分子乘机而入,在蛊惑下参与犯罪活动,给自己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。特别提醒同学们不要将自己办理的手机卡、个人银行卡、微信、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账户买卖、租赁给犯罪分子;更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卡等,一旦丢失立即挂失,对于废弃不用的应及时办理注销,不随意丢弃;发现有买卖银行卡、手机等违法犯罪行为,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。

  


  


  


  此次主题班会课,增长了学生电信诈骗防范知识,提高了学生抗诱惑和识骗防骗的技能,同时进一步增长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观念,促进了学生远离“两卡”犯罪,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