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疫情防控能力,完善疫情应急处置的机制流程,确保校园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时,师生能够及时、科学、有效地应对,9月30日上午,我校以接到通知发现核酸检测采集样本有一管初筛阳性后,立即启动早期响应,初筛阳性班级学生分类转移,基本资料收集以及心理辅导,核酸抗原检测,阳性病例、密接和次密接生转运等为演练场景,开展了一次新冠肺炎应急处置实战演练。
场景一:学校早期响应
学校联防联控负责人苏冠杰接到区疾控中心值班室的电话,通知我校昨天(9月29日)核酸采样10混1样本中,有一管初筛阳性。
▲疾控中心(胡玄玲饰演)告知我校10混1有一管初筛阳性
▲我校接到疾控中心电话邓志久校长马上启动新冠肺炎应急预案,召集疫情防控专班小组人员集合,启动疫情应急预案,信息联络组联系社区三人小组。
▲学校防疫专班紧急集合
广播员播放校园应急状态提示音乐,老师组织正在操场上课的学生立即佩戴口罩有序回到本班教室。
▲学校广播站播放紧急提示
▲户外上课学生紧急集合
▲带领学生返回课室学校保安人员迅速封闭校门,围起铁马,对校门实施管控,人员不进不出。
▲保安人员在校门口迅速围起铁马家校联络组打电话给10混1初筛阳性学生家长,告知核酸阳性并作好配合工作,取得家长理解与配合。
▲与家长取得联系
场景二:初筛阳性学生分类转移
医疗保障组身穿二级防护服,携带50套N95口罩、医用手套以及消毒洗手液赶赴21春高技汽车1班教室。
▲10混1样管初筛阳性学生转移
医疗保障组公布10混1阳性学生名单,学生有序排队到教室外,并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洗手消毒,更换N95口罩,带上手套,保持2米的间隔,从专用通道前往学校隔离点。
▲洗手消毒
▲初筛阳性学生由校医带领转移
医疗保障组引导10混1阳性学生按照防疫路线,转移到制定隔离点,进行洗手消毒,更换N95口罩,戴上手套,然后保持2米的间隔就坐。
▲前往隔离点
▲学生间隔2米就坐21春高技汽车1班其余学生有序离开教室后,医疗保障组对该班级教室及同楼道进行隔离、消毒及贴封条。
▲课室消毒
▲楼道消毒
▲该班级教室贴封条
▲该班课室架上铁马隔离
▲课室隔离
场景三:基本资料收集及心理辅导
校医在隔离点给10混1学生做抗原检测(鼻拭子),初步收集10混1初筛阳性学生信息及活动轨迹,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。
▲派发核酸抗原测试
▲对初筛阳性学生进行流调抗原检测结果显示,麦盛森同学为阳性。学校随即将麦盛森同学单独隔离,同时,将抗原检测结果告知疾控中心以便其尽早有针对性地开展流调工作。
▲抗原检测结果显示阳性
▲麦盛森同学“单独隔离”
医疗保障组老师对初筛阳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情绪安抚,讲解疫情防控知识。
场景四:核酸采样及流调
校医配合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10混1初筛阳性试管的10名学生进行核酸单管采样。,时长00:10▲核酸单管采样
信息联络组收集10混1初筛阳性的学生个人信息资料、班级座位表、住宿表等相关资料交给疾控中心工作人员。
▲转交学生个人信息给疾控中心
班主任老师迅速回到教室,向同学们通报情况,开展心理疏导和防疫知识讲座。告诉同学们不串班、留在教室,并播放校园疫情应急演练的视频。
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学校为学生提供餐食。
▲派发餐食
家校联络组通过电话、微信等各种方式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,通告相关信息,稳定家长情绪,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,告诉家长不信谣,不造谣。
▲班主任在家长群稳定家长情绪
与学生家长电话联系
中午12点,学校门口出现几个家长聚集询问情况,宣传教育组和社区民警对家长进行劝导和疏散。
▲宣传组老师劝导学生家长
场景五:阳性、密接、次密接学生转运
在社区三人小组的指导下,阳性病例、密接和次密接学生有序转运。
▲麦盛森同学由120接走
▲转运车离开校园
阳性病例、密接、次密接人员转运离校前,班主任联系转运的学生家长,告知疫情处置情况,转运地点及隔离期间的生活、学习事项等。
▲密接、次密接人员有序转运
场景六:放学
学校组织师生有序错峰放学。
▲班主任老师告知家长疫情处置情况
场景七:校园终末消毒
师生全部离开校园后,消毒组派出消杀人员对教室、公共区域以及确诊学生曾经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。
此次演练全面检验了学校演练方案的科学性、全面性和可行性,提高了学校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。校园安全重于泰山,演练即实战,练于平时,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才能完善校园应急处理机制,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,保障师生安全,维护校园秩序,防范于未然。